一、为啥我们非得做这套自动化?
说白了,就是三个字:干!不!动!
在搞这套自动化系统之前,我们每天最怕的就是这三件事:
第1件:选品像下矿,翻页面翻到怀疑人生
我们每天打开蝉妈妈,就像进了“数据矿区”——
一搜关键词,蹦出来上百个商品,
你得一个个点进去,看销量、看评价、看转化、看是否刷单……
有时候刚看顺眼一个商品,结果一看:
“供应商联系方式没有?”
那一刻真的想摔鼠标,
我们不是不努力,是被这种低效拖到心态炸裂!
最搞笑的是,忙活一整天,眼睛都快瞎了,结果一个品都落不下。
这不是选品,这是刮彩票,而且是连续刮10张不中的那种!
第2件:找供应商像在破案
你以为选完品就轻松了?
兄弟,那只是“第一关通关”。
第二关是:找货源——而且还是那种“藏起来”的货源。
你开始满世界找联系方式:
去淘宝翻卖家;
去1688搜供应商;
加各种QQ群、微信群,甚至还要请人拉你……
有时候好不容易加上了对方,你发一大段介绍,结果对面回一句:
“店铺看详情。”
甚至还有直接已读不回的,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发错人了。
整一个“高密度社交低情绪反馈”的社死现场……
第3件:聊达人像打空战
说真的,联系达人就像在打空战。
你加了10个,能有1个回复你就算祖坟冒青烟了。
你认真写了话术,人家直接一句“多少钱”。
你想多问两句,人家不是已读不回,就是直接删你。
你永远搞不清到底哪出问题:
是我话术写得太长?
是你根本没看?
还是压根没兴趣?
更离谱的是,有些达人你聊了一圈,好像答应了合作,
结果啥时候发、发不发、发完数据咋样,全靠猜。
明明对方在线,你却连个“在不在乎”都感受不到。
就像在谈恋爱——只是这个对象根本不想搭理你。
最崩溃的:你折腾半天,结果一看数据,直接自闭
你辛苦选品、找货源、聊达人,最后好不容易推了出去——
结果播放量惨、点赞寥寥、转化为零……
你开始怀疑人生:
是不是选错品了?
是不是达人压根不走心?
是不是价格太高?
还是没人看见这条笔记?
说白了,做运营最怕的不是做得多、不是加班多,
是你折腾了一整天,连“到底有没有用”都不知道。
做多没事儿,白做才让人想砸电脑。
所以我们决定:不再靠“人工苦劳”,我们要靠“智能系统”
我们想明白了:
其实这三件事里,80%的流程都是重复劳动——
只有那20%,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判断的。
所以我们就用自动化搞定那80%,核心三件事:
会选品:自动刷蝉妈妈,筛出高潜力爆品 会找货:自动扒联系方式、提取发货规则 会找人:自动对接达人、多轮互动、实时监控转化
用的核心就是:
RPA:模拟人工点击和流程
智能体:自动判断是否合适
大模型:理解上下文、输出人话话术
结果是: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做到:
自动刷出“今日爆品清单”
自动一键拉供应商、发货规则全知道
自动跟达人打招呼、沟通合作、实时监控效果
而且——
聊天不再像机器人,效率比人还高,最重要的:它!不!喊!累!
如果你也经历过这些崩溃现场,
接下来我就给你拆解一下我们这套系统,是怎么搞出来的。
二、这套系统到底是怎么干活的?
说人话就是三个字:能、会、懂——
它能找(自动刷爆款)
它会聊(自动找达人)
它懂反馈(数据自动监控)
你听着像在吹牛,其实我们做的逻辑挺简单——只是把“你每天都在重复的活”,全扔给系统干了。
我来一步步跟你说
第一步:自动刷蝉妈妈,选品不靠手
以前我们在蝉妈妈选品,跟“考古”差不多。
点开一个类目,一页20个商品,一不留神翻个十几页,眼睛都花了,结果还是错过了隐藏爆款。
我们现在怎么干?
很简单,我们直接把“人肉翻”变成“系统扫”。
每天早上 9 点,系统自动登录蝉妈妈,按照我们设的标准:
Ø 类目可以选美妆、母婴、家居这些常规爆款区;
Ø 月销必须1000以上;
Ø 好评率不能低于90%;
Ø 客单价控制在30到100之间(太贵不好卖,太便宜没利润);
系统一顿操作猛如虎,10分钟后就生成一份“爆品清单”直接甩给我——
包括商品名、销量、价格、好评截图、带货达人案例,甚至还有商品主图链接!
那天我们设了关键词“厨房好物”,
系统就抓到一个可折叠厨房收纳架,月销3200+,好评97%,评论全在说“节省空间”“颜值高”。
我一看就知道这品好推,于是直接配了个母婴类达人去试水,
结果当天就卖了130单,妥妥的小爆品。
而且最重要的是——我连蝉妈妈页面都没打开过。
第二步:自动找供应商,不用再加群、爬贴、私聊刷脸
以前看到一个爆品,最烦的不是决定卖不卖,而是“这玩意到底去哪儿拿货?”
什么QQ群、百度贴吧、1688反搜图……
有时候一个联系方式都扒不出来,气得我差点以为这个商品是“鬼”。
现在我们做了个“供应商信息提取器”:
系统在抓到商品之后,会自动:
去蝉妈妈联盟后台找供应商信息;
拉出微信、电话、发货地;
标记是否支持一件代发、是否能给样品、发货时效等;
最后生成一个一目了然的表格,,清清楚楚。
我们那次抓到一个卖得很火的儿童牙刷,
系统直接识别出了3个供应商,
我看了下,一个广州发货、2天内能出,还肯给样品,
价格跟另外两家一样,但反应最快、条款最利好——就它了!
我们下午就跟他确认合作了,还顺手谈到了供货返利。
你说值不值?
第三步:自动聊达人,有感情、不尬聊,还能实时监控合作效果
说实话,这一步我最爱。
以前我们联系达人,是啥体验你知道吗?
现在的流程是这样的:
你在系统里输入商品类目,比如“母婴喂养”;
系统会根据你的商品标签(比如“适合宝妈人群”“有画面感”),去达人数据库里匹配;
会自动生成一个合作私信模版,内容包含:
商品卖点
合作方式(包邮+样品+返佣)
图片/主图链接
系统自己发出去,而且还能识别对方有没有看,有没有回。
重点来了:它还会自动“追消息”。
比如你头一天发了信息,对方没回,
系统会在第二天上午10点,自动再发一条新的,话术会更“人情味”一点,比如:
“亲亲,昨天发的合作信息您有看到吗?我真心觉得这个品跟您的内容风格特别配,想跟您沟通看看~”
我发誓,比我本人聊得都温柔体贴。
结果呢?
那个达人隔天真的回了:“昨天在带娃没回,合作可以聊聊~”
我都没发第二条,是系统在替我追进度。
第四步:有没有爆款,不靠猜,靠系统告诉你
以前做带货,最怕一件事:你推完了,但完全不知道效果好不好。
达人说“我帮你发了”,但没数据;
供应商说“这个品很稳”,但你感觉根本没出单。
我们后来干脆加了个“反馈追踪模块”。
系统每天都会监控:
Ø 哪个达人回复了?
Ø 谁说合作但鸽了?
Ø 谁发了?流量起没起?有没有成交链接?
Ø 哪个品在小红书、视频号、抖音上有曝光?
最后一周做一个数据汇总表,我们直接开例会复盘:
三、我们到底解决了啥问题?
这套系统做出来之后,真的是那种——
原来要我们死扛的东西,现在系统全帮我们扛了。
来,我直接对比给你看,一看就懂
以前的日子,真的太苦了1️⃣ 翻商品,像在挖煤
每天打开蝉妈妈就开始翻页,从第一页看到第五十页,
一个个点进去看销量、看评价、看图文、看评论……
看得眼睛疼,脑袋炸,最后还经常挑不到一个能推的。
最怕的是什么?
你刚错过的那个品,别人已经推爆了。
2️⃣ 找供应商,像在破案
看上了个商品,接下来就开始侦探模式:
上淘宝搜、去1688反查图、加群问人要微信……
有时候一天过去了,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找到。
好不容易找到了,人家一副“你求我”的态度,
我想推他家的货,他像在面试我。
3️⃣ 找达人,全靠缘分
说真的,最累的就是这个环节。
你一条条发消息、打招呼,
对方看了不回,你还得装没事人一样继续发。
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靠谱、是不是适合,
发了10个人,可能都没一个能合作的,
效率低到想砸手机。
4️⃣ 整个推广流程,全靠猜
你觉得这品挺好、达人也说“发了”,
但到底卖没卖?有没有人看?用户怎么反馈?
你一问三不知,只能靠感觉拍脑袋去复盘。
那种“我明明干了很多活,但啥也没看到”的感觉,最让人崩溃。
现在的操作,真的像在“开挂”1️⃣ 选品像点外卖
每天早上,系统给我扔一份“爆款菜单”,
销量、评价、图文、价格、适合达人类型全列好了,
我就点点鼠标:“这个推、这个不推”,
就像在外卖app点菜一样轻松。
2️⃣ 找供应商像刷表格
不用翻后台,不用加群,系统直接告诉你:
“这个供应商在广州,支持一件代发,能当天发货,微信是XXX。”
我们对比一下,三分钟选好了谁发货,谁备份,
价格都摆在面前,谈合作比以前轻松太多了。
3️⃣ 达人自动聊,还会“催消息”
这个真的牛。
系统自己去找达人、发消息、配图、讲合作方式,
对方没回,第二天再发一条提醒,还换个更委婉的说法。
最神的是,有时候对方真的是“忘了看”,
系统一提醒就回了,我们连催都不用催。
就像有个懂业务、懂人情的助理,24小时在线帮你聊人。
4️⃣ 推广结果系统盯,比人还细
现在每周我们看后台数据报告,直接知道:
哪个品卖得动,继续放量;
哪个达人推得好,下次还找;
哪个组合没效果,干脆换策略。
我们不再靠“猜”做运营,而是真正看数据、看反馈来做判断。
四、用了这套系统之后,我们到底省了啥?
一句话:
不是“看起来快一点”,是“整个节奏都换挡提速了”。
用人话说就是:这玩意儿,真能顶好几个人干活��
1️⃣节省了至少 70% 的选品时间
以前选品真的是体力活:
一个人一天翻200多款,翻完常常啥也挑不出来。
现在直接系统筛,自动按我们设好的标准,把高潜力的商品打包送上来。
我们现在干嘛?
只需要看10几个“精选标记”的商品就行。
每天选品时间从 3小时 → 压缩到半小时以内
以前一个人挑3个品要熬夜
现在一个人能轻松搞定15个品,还有空点杯咖啡慢慢喝
2️⃣ 供应商不用再自己去找了
以前看到一个好品,最烦的是——去哪拿货?
你要进群、发私信、找人问、对条件……有时候光找供应商就半天没了。
现在系统直接自动提取供应商信息,联系方式、发货地、是否一件代发、返利政策,统统列清楚。
现在我们是这样的操作:
挑好品 → 点一下 → 合作信息全出来,直接选人谈就行。
每个商品从“看到”到“找到人谈”,从 2小时 → 缩到不到5分钟
3️⃣ 联系达人这块,省了一半以上的人力
以前我们要2~3个人专门盯达人:
现在系统全程代聊:
我们只留了一个人盯重点达人,效率直接反超以前3个人:
不会漏消息、不犯迷糊、不喊累,还没情绪。
4️⃣ 整个合作落地速度快了3倍以上
以前你从选品 → 找人 → 发货 → 上线内容,最顺都要3天:
慢的甚至一周都谈不下来
达人也拖、你也累
现在直接是:
上午选品、下午聊达人、当天敲定合作,晚上内容就能发。
整条链路从3天 → 缩到不到24小时!
在电商这种拼节奏的行业,你快半天,可能就多卖100单。
5️⃣ 少走很多弯路,节省一堆“看不见的成本”
以前经常犯的错现在都没有了,比如:
Ø 重复联系不合适的达人
Ø 忘了哪个品聊到哪了
Ø 聊到一半没记录,后面又得重来……
现在系统都帮我们自动追踪:
Ø 谁聊过、谁拒了、谁鸽了
Ø 哪个品联系了谁,什么进度
Ø 有没有上线、有没有反馈,清清楚楚一目了然
少错一步,就少浪费一天的工。
6️⃣ 整个运营团队直接“瘦身成功”
我们以前要3个人才能跑起来的流程,现在只留1个人照样能撑住:
Ø 一天20个品,照样跑;
Ø 和达人谈合作,照样谈;
Ø 内容上线推广,照样推进。
你可以理解成:
我们现在团队里多了一个“超稳定、不请假、不摆烂、懂业务”的AI运营助理。
不抢饭碗,是真的帮你省饭钱。
五、总结一句话
我们不是为了“追AI潮流”才搞自动化,
是因为——再不自动化,就被这三件事拖垮了。
现在我们把“重复干的活”全交给系统干,
人只负责判断、决策和策略。
你可以理解为:
我们从“体力搬砖”变成了“运营操盘手”。
再也不是在忙,而是真的在搞结果了。